湖上闲望

作者:曾觌 朝代:宋朝诗人
湖上闲望原文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闲弄水芳生楚思,时时合眼咏离骚。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藤花浪拂紫茸条,菰叶风翻绿剪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湖上闲望拼音解读
wén dào chāng mén è lǜ huá,xī nián xiāng wàng dǐ tiān yá
ruò yǒu zhī yīn jiàn cǎi,bù cí biàn chàng yáng chūn
èr yuè chūn huā yàn luò méi xiān yuán guī lù bì táo cuī
chóu chàng nán cháo shì,cháng jiāng dú zhì jīn

wǒ yě bù dēng tiān zǐ chuán,wǒ yě bù shàng cháng ān mián
yú yì fù jīng guó,hé dāng xiàn kǎi hái
míng cháo wàng xiāng chù,yīng jiàn lǒng tóu méi
xián nòng shuǐ fāng shēng chǔ sī,shí shí hé yǎn yǒng lí sāo。
lí bié yī hé jiǔ,qī dù guò zhōng qiū
lú shān xiù chū nán dòu bàng,píng fēng jiǔ dié yún jǐn zhāng
téng huā làng fú zǐ rōng tiáo,gū yè fēng fān lǜ jiǎn dāo。
nù fà chōng guān,píng lán chù、xiāo xiāo yǔ xiē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
《涣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巽(风)上,为风行水上之表象,象征涣散、离散。先代君王为了收合归拢人心便祭祀天帝,修建庙宇。  《兑卦》的第一位(初六)之所以是吉祥的,这是由于它能顺承阳
世祖文皇帝名蒨,字子华,是始兴昭烈王的长子。青年时期就沉稳机敏有胆识气度,仪容秀美,研读经史,举止大方高雅,行为符合礼教法度。高祖很宠爱他,常说“这孩子是我家门的优秀人物”。梁太清
典故总概  潘安即西晋文学家潘岳,有“河阳一县花”之称,是为数不多的用花来比喻其样貌的美男子之一。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首。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
①燕垒:燕窠。雏空:谓乳燕已经长成,飞离燕窠。②鸬鹚:一种能捕鱼的水鸟。鱼梁:捕鱼水堰,又称鱼床。③懒衣裳:谓时已天暖,无须多添衣裳。

相关赏析

先秦时代的男女交往,大约经历了防范相对宽松,到逐渐森严的变化过程。《周礼·地官·媒氏》称:“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可知在周代,还为男女青年的
在文学史上,司空图主要是以诗论著名,他的《诗品》(还有《与李生论诗书》等几封书信)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
这首词中的蓬莱阁在绍兴卧龙山,为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所建,是浙东名胜。公元1276年(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周密随即流亡,这年和次年的冬天都曾到过绍兴,从词中描写冬天
仿佛洗去铅粉的美人,天生丽质,无须修饰。在竹丛外横斜一枝,宛如一个美女,在天寒日暮时分孤芳自赏。黄昏时的院落里,清清的幽香何人懂得。何况在村外江边的路上,寒风吹过,飞雪茫茫,景

作者介绍

曾觌 曾觌 曾觌(音di迪)(1109-1180) 字纯甫,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三)、《西江月》(一)、《定风波》(【二】、【三】)、《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一)、《忆秦娥》(五)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该词虽是一首咏燕词却通篇不着一燕字,庭院深深,杨柳阴浓,燕子双双终日呢喃,独占风光;凌空飞舞,仿佛池中点点浮萍散漫,又象风中飘扬的柳絮那样轻盈。末尾两句词人借燕子惜花表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全词画面生动,描摹传神,结构上浑然天成,不愧佳作。纯甫词结有《海野词》。

湖上闲望原文,湖上闲望翻译,湖上闲望赏析,湖上闲望阅读答案,出自曾觌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升阳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canjinzhiji.com/0INdWk/WQKi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