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作者:骆宾王 朝代:唐朝诗人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原文
是时正忘战,重兵多在边。列城绕长河,平明插旗幡。
节使杀亭吏,捕之恐无因。咫尺不相见,旱久多黄尘。
抢攘互间谍,孰辨枭与鸾。千马无返辔,万车无还辕。
乐祸忘怨敌,树党多狂狷。生为人所惮,死非人所怜。
皇都三千里,来往同雕鸢。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筵。
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列圣蒙此耻,含怀不能宣。
尔来又三岁,甘泽不及春。盗贼亭午起,问谁多穷民。
夜半军牒来,屯兵万五千。乡里骇供亿,老少相扳牵。
城空鼠雀死,人去豺狼喧。南资竭吴越,西费失河源。
生小太平年,不识夜闭门。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捋须蹇不顾,坐在御榻前。
中原困屠解,奴隶厌肥豚。皇子弃不乳,椒房抱羌浑。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馈饷多过时,高估铜与铅。
为贼扫上阳,捉人送潼关。玉辇望南斗,未知何日旋。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
快刀断其头,列若猪牛悬。凤翔三百里,兵马如黄巾。
生儿不远征,生女事四邻。浊酒盈瓦缶,烂谷堆荆囷。
官健腰佩弓,自言为官巡。常恐值荒迥,此辈还射人。
疮疽几十载,不敢扶其根。国蹙赋更重,人稀役弥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闻。
健儿庇旁妇,衰翁舐童孙。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
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
重赐竭中国,强兵临北边。控弦二十万,长臂皆如猿。
山东望河北,爨烟犹相联。朝廷不暇给,辛苦无半年。
巍巍政事堂,宰相厌八珍。敢问下执事,今谁掌其权。
大朝会万方,天子正临轩。采旂转初旭,玉座当祥烟。
因今左藏库,摧毁惟空垣。如人当一身,有左无右边。
例以贤牧伯,徵入司陶钧。降及开元中,奸邪挠经纶。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愧客问本末,愿客无因循。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因失生惠养,渐见征求频。奚寇西北来,挥霍如天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
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万国困杼轴,内库无金钱。
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指顾动白日,暖热回苍旻.公卿辱嘲叱,唾弃如粪丸。
诚知开辟久,遘此云雷屯。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礼数异君父,羁縻如羌零。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
行人搉行资,居者税屋椽。中间遂作梗,狼藉用戈鋋.
始若畏人问,及门还具陈。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
晋公忌此事,多录边将勋。因令猛毅辈,杂牧升平民。
近年牛医儿,城社更扳援。盲目把大旆,处此京西藩。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
生分作死誓,挥泪连秋云。廷臣例獐怯,诸将如羸奔。
我听此言罢,冤愤如相焚。昔闻举一会,群盗为之奔。
伊昔称乐土,所赖牧伯仁。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亲。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忤者死艰屦,附之升顶颠。华侈矜递衒,豪俊相并吞。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又闻理与乱,在人不在天。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儿孙生未孩,弃之无惨颜。不复议所适,但欲死山间。
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但闻虏骑入,不见汉兵屯。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拼音解读
shì shí zhèng wàng zhàn,zhòng bīng duō zài biān。liè chéng rào cháng hé,píng míng chā qí fān。
jié shǐ shā tíng lì,bǔ zhī kǒng wú yīn。zhǐ chǐ bù xiāng jiàn,hàn jiǔ duō huáng chén。
qiǎng rǎng hù jiàn dié,shú biàn xiāo yǔ luán。qiān mǎ wú fǎn pèi,wàn chē wú hái yuán。
lè huò wàng yuàn dí,shù dǎng duō kuáng juàn。shēng wéi rén suǒ dàn,sǐ fēi rén suǒ lián。
huáng dōu sān qiān lǐ,lái wǎng tóng diāo yuān。wǔ lǐ yī huàn mǎ,shí lǐ yī kāi yán。
jīn tǐ bàn wěi bì,zhǒu yè shēng sāo shān。liè shèng méng cǐ chǐ,hán huái bù néng xuān。
ěr lái yòu sān suì,gān zé bù jí chūn。dào zéi tíng wǔ qǐ,wèn shuí duō qióng mín。
yè bàn jūn dié lái,tún bīng wàn wǔ qiān。xiāng lǐ hài gōng yì,lǎo shào xiāng bān qiān。
chéng kōng shǔ què sǐ,rén qù chái láng xuān。nán zī jié wú yuè,xī fèi shī hé yuán。
shēng xiǎo tài píng nián,bù shí yè bì mén。shào zhuàng jǐn diǎn xíng,pí lǎo shǒu kōng cūn。
jīn zhàng jì tè shè,zhū lián yì gāo qiān。lǚ xū jiǎn bù gù,zuò zài yù tà qián。
zhōng yuán kùn tú jiě,nú lì yàn féi tún。huáng zǐ qì bù rǔ,jiāo fáng bào qiāng hún。
jiàn ér lì shuāng xuě,fù qiàn yī shang dān。kuì xiǎng duō guò shí,gāo gū tóng yǔ qiān。
wèi zéi sǎo shàng yáng,zhuō rén sòng tóng guān。yù niǎn wàng nán dòu,wèi zhī hé rì xuán。
là zhú yǒu xīn hái xī bié,tì rén chuí lèi dào tiān míng
zhōng yuán suì duō gù,chú shòu fēi zhì zūn。huò chū xìng chén bèi,huò yóu dì qī ēn。
kuài dāo duàn qí tóu,liè ruò zhū niú xuán。fèng xiáng sān bǎi lǐ,bīng mǎ rú huáng jīn。
shēng ér bù yuǎn zhēng,shēng nǚ shì sì lín。zhuó jiǔ yíng wǎ fǒu,làn gǔ duī jīng qūn。
guān jiàn yāo pèi gōng,zì yán wèi guān xún。cháng kǒng zhí huāng jiǒng,cǐ bèi hái shè rén。
chuāng jū jǐ shí zài,bù gǎn fú qí gēn。guó cù fù gèng zhòng,rén xī yì mí fán。
yuè luò wū tí shuāng mǎn tiān,jiāng fēng yú huǒ duì chóu mián
guài jiàn xī tóng chū mén wàng,què shēng xiān wǒ dào shān jiā
shǐ diǎn zuò shàng shū,sī yǎng wèi jiāng jūn。shèn wù dào cǐ yán,cǐ yán wèi rěn wén。
jiàn ér bì páng fù,shuāi wēng shì tóng sūn。kuàng zì zhēn guān hòu,mìng guān duō rú chén。
gāo tián zhǎng jiě lì,xià tián zhǎng jīng zhēn。nóng jù qì dào páng,jī niú sǐ kōng dūn。
zhòng cì jié zhōng guó,qiáng bīng lín běi biān。kòng xián èr shí wàn,zhǎng bì jiē rú yuán。
shān dōng wàng hé běi,cuàn yān yóu xiāng lián。cháo tíng bù xiá gěi,xīn kǔ wú bàn nián。
wēi wēi zhèng shì táng,zǎi xiàng yàn bā zhēn。gǎn wèn xià zhí shì,jīn shuí zhǎng qí quán。
dà cháo huì wàn fāng,tiān zǐ zhèng lín xuān。cǎi qí zhuǎn chū xù,yù zuò dāng xiáng yān。
yīn jīn zuǒ cáng kù,cuī huǐ wéi kōng yuán。rú rén dāng yī shēn,yǒu zuǒ wú yòu biān。
lì yǐ xián mù bó,zhēng rù sī táo jūn。jiàng jí kāi yuán zhōng,jiān xié náo jīng lún。
mán dào chóu xū tì jiǔ,jiǔ wèi xǐng、chóu yǐ xiān huí
kuì kè wèn běn mò,yuàn kè wú yīn xún。méi wù dǐ chén cāng,cǐ dì jì huáng hūn。
zhōng shān rú zǐ yǐ xīn zhuāng,zhèng nǚ yàn jī dú shàn chǎng
yīn shī shēng huì yǎng,jiàn jiàn zhēng qiú pín。xī kòu xī běi lái,huī huò rú tiān fān。
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 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
lín mén sòng jié zhì,yǐ xī tōng tiān bān。pò zhě yǐ zú miè,cún zhě shàng qiān yán。
móu chén gǒng shǒu lì,xiāng jiè wú gǎn xiān。wàn guó kùn zhù zhóu,nèi kù wú jīn qián。
yī yī guò cūn luò,shí shì wú yī cún。cún zhě jiē miàn tí,wú yī kě yíng bīn。
shān zhōng yè lái yuè,dào xiǎo bù céng kàn
zhǐ gù dòng bái rì,nuǎn rè huí cāng mín.gōng qīng rǔ cháo chì,tuò qì rú fèn wán。
chéng zhī kāi pì jiǔ,gòu cǐ yún léi tún。sòng zhě wèn dǐng dà,cún zhě yào gāo guān。
lǐ shù yì jūn fù,jī mí rú qiāng líng。zhí qiú shū chì chéng,suǒ wàng dà tǐ quán。
xíng rén què xíng zī,jū zhě shuì wū chuán。zhōng jiān suì zuò gěng,láng jí yòng gē chán.
shǐ ruò wèi rén wèn,jí mén hái jù chén。yòu fǔ tián chóu báo,sī mín cháng kǔ pín。
jìn gōng jì cǐ shì,duō lù biān jiāng xūn。yīn lìng měng yì bèi,zá mù shēng píng mín。
jìn nián niú yī ér,chéng shè gèng bān yuán。máng mù bǎ dà pèi,chù cǐ jīng xī fān。
xī hú jiù rì,liú lián qīng yè,ài jiǔ jǐ jiāng huā wù
shēng fēn zuō sǐ shì,huī lèi lián qiū yún。tíng chén lì zhāng qiè,zhū jiàng rú léi bēn。
wǒ tīng cǐ yán bà,yuān fèn rú xiāng fén。xī wén jǔ yī huì,qún dào wèi zhī bēn。
yī xī chēng lè tǔ,suǒ lài mù bó rén。guān qīng ruò bīng yù,lì shàn rú liù qīn。
shé nián jiàn wǔ yuè,wǒ zì liáng hái qín。nán xià dà sàn guān,běi jì wèi zhī bīn。
wǔ zhě sǐ jiān jù,fù zhī shēng dǐng diān。huá chǐ jīn dì xuàn,háo jùn xiāng bìng tūn。
hé róng zhào xià shí wǔ nián,jiāng jūn bù zhàn kōng lín biān
yòu wén lǐ yǔ luàn,zài rén bù zài tiān。wǒ yuàn wèi cǐ shì,jūn qián pōu xīn gān。
cǎo mù bàn shū chè,bù lèi bīng xuě chén。yòu ruò xià kǔ rè,jiāo juǎn wú fāng jīn。
ér sūn shēng wèi hái,qì zhī wú cǎn yán。bù fù yì suǒ shì,dàn yù sǐ shān jiān。
kòu tóu chū xiān xuè,pāng tuó wū zǐ chén。jiǔ zhòng àn yǐ gé,tì sì kōng zhān chún。
qǔ cì huā cóng lǎn huí gù,bàn yuán xiū dào bàn yuán jūn
dàn wén lǔ qí rù,bú jiàn hàn bīng tún。dà fù bào ér kū,xiǎo fù pān chē f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吉凶往往决定于人,再凶险的事,只要不去做仍是吉的。卜筮的结论都是一些简单的道理,然而当事人却想不到或是明知而不肯听从。凶事的发生是人受了情绪的趋使,或是性格的影响。从易经的哲学中,
本章说到“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这一句是从一身讲到天下。读此句,使人不自觉地想起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中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洪范》的八种政务官员中,一是管民食的官,二是管财货的官。食是指农民生产的可以吃的好谷,货是指可穿的布帛,以及金刀龟贝,用来分配财产扩散利益以通有无。遣两者,是人民生活的根本,从神
本篇以《佚战》为题,旨在阐述胜仗之后如何防止松懈斗志、丧失警惕而导致失败的问题。佚,通“逸”,安闲也;放佚,谓放荡安闲,这里作“放松警惕”解。它认为,在打了胜仗之后,不可凭恃胜利而
《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汉唐儒者如郑玄、孔颖达等认为《小戴礼记》中之《中庸》即为孔伋子思所作,宋儒基本都肯定这一说法(偶有怀疑者,如南宋的叶适在其《习

相关赏析

夫人元苹  韦夫人元苹的墓志是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写的。志文言简意赅,清晰明了,后半部分饱含对夫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读后使人动容,真不愧为大家手笔。志文简述了夫人的家世及身世,“夫人讳
白乐天《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诗说:“旧峰松雪旧溪云,怅望今朝遥属君。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近期在孝宗乾道四年,经筵开讲的那天,承皇上把这首诗写在康子上赐给了我
恭皇帝下义宁元年(丁丑、617)  隋纪八 隋恭帝义宁元年(丁丑,公元617年)  [1]六月,己卯,李建成等至晋阳。  [1]六月,己卯(疑误),李建成等人到达晋阳。  [2]刘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
此曲怀古伤今,抒发人世沧桑之感和羁旅寥落之情。精于写景。情寓景中。长于对句,“败垣”以下和“远人”以下两组鼎足对,皆工整而自然。

作者介绍

骆宾王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也就是唐代建国的第二年,在乌伤城北一个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名叫骆家塘的小村庄里,后来成为“初唐四杰”(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之一的骆宾王,诞生来到人间。骆姓是古乌伤的名门望族特有的姓,早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就出了骆俊、骆统、骆秀一门祖孙三人,成为名盛一时的文臣武将和志行卓越的俊士,一直为史家所称道。此后骆族虽然簪缨不绝,代有才人,但到骆宾王出生之前,家族已经衰落。然而诗书传家、清节自守的家风却始终不变。 骆宾王的祖父,早年也曾担任过地方小吏,隋末为避兵乱,弃职回家闲居,过着耕读自娱的农家生活。他学识渊博,精通经史,为人豁达大度,和地方上的关系相处得很好。宾王的父亲骆履元,就是在他的精心培育和言行熏陶下,成长为一个经纶满腹、志行超逸、在当地颇有声望的才士。如今第三代的长孙降临人世,为这个和睦欢乐的家庭更增添了一分喜气。祖、父两个忙不迭地翻检古籍,要为小儿取一个好的名字。 出于久乱求治的心切,加上望子成龙的渴望,父子两人经过一番推敲,最后根据《周易·观·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意思,给小儿取名宾王,字观光。用意是期望小生命长成后,能体察民情,辅佐君王,建功立业,造福黎民。——骆宾王长大以后,深谙祖、父命名的苦心,于是矢志不渝,始终以自己的名、字作为言行进止的座右铭,力图辅君佐国,干一番事业。然而世海泛浊,正道难行,迎接他的却是一连串的波折与不幸。又是罢官贬职,又是诬赃下狱,命运乖蹇,壮志难酬。最后遁迹荒野,客死他乡,连骸骨下落也不为人知。这样的结果怕是祖、父为他命名时所始料不及的。 唐朝建国以后,为了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很快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种蒸蒸向上的社会气氛激励下,根据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教诲和家族“簪缨传家”的传统,学业修成,等待传飞腾跃的骆履元,在家里待不住了。在父亲的指点下,他打点行装,离家出游,上京谋仕去了,把小宾王的教育和养抚留给自己的父亲和年轻的妻子。为了使自己的期望成为现实,祖父对骆宾王的教育称得上是呕心沥血。还在宾王开始咿哑学语的时候,祖父就经常把孙子抱坐在膝上,教他朗读简易的诗文。大约是“天之欲降大任于斯人”吧,一开始骆宾王对诗文吟读就表现出浓烈的兴趣,仿佛和它们有天合之缘。一首诗只消教几遍,他就能用吐字还不十分清晰的童音朗诵出来。抑扬顿挫,颇合规矩,而且经久不忘。这种天赋的资质与灵性,使祖父兴奋不已,脸上总是荡漾着笑容。合家人的生活也因此增添了不少欢乐。 转眼间,骆宾王已经五六岁,他不仅已熟记不少诗文,而且在祖父的指导下,还能吟句作文。祖父经常向他讲述的历史掌故和人物故事,在他的脑子里积存起来,使他拥有了初步的文史知识。对儒家处世做人的道理,虽然还不能深切理会,但在祖父的言传身教下,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应该说骆宾王的启蒙教育是十分出色的,他心中的智慧之门,很早地被打开了。 骆宾王7岁咏鹅的故事,具体情节是否如此,史无明载,这里只能按传说缀成。但这首诗,像春风一样,很快就广为流传,成为各地学童人人喜爱诵读咏唱的童谣。骆宾王从此也就得到“江南神童”的美誉。 随着岁月的流转,这首诗连同骆宾王7岁咏鹅的故事,始终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如今不仅国内人人都在传唱,而且冲出国境,成为儿歌的经典和智慧的象征。永远放射着光芒。 骆宾王的父亲外出谋仕,经过几番拼搏,终于京试中式,被授予博昌(今山东博兴)县令。消息传来,合族振奋。他在博昌任上忙完交接事务之后,就抽暇南下,返乡省亲祭祖。然后携妻、儿北上,同居任所。 骆宾王离开义乌的时候,年龄大约在10岁左右。虽然他在家乡已经享有神童的美誉,但从祖父那里接受的仅仅是启蒙教育。父亲认为要想学有所成,必须进行严格的系统教育。一方面他亲自督导,让宾王继续承接家学的传统。另一方面,他又把宾王送进博昌县学馆,接受齐鲁学风的熏陶。 除了在县学馆学习之外,父亲还让骆宾王结交齐鲁一带的名士,使他在广泛的交游切磋中,提高和深化自己的学识。在后来写的《与博昌父老书》中,骆宾王曾有“张学士溘从朝露,辟闾公倏掩夜台”的话。这“张学士”和“辟闾公”,就是当年骆宾王与之交游的良师益友。若干年以后,骆宾王再回博昌,则两人已双双去世。所以他“感今怀古,不觉涕之无从也”。 正当骆宾王学业蒸蒸日上,心怀凌云之志,打算通过试场拼搏,以实行“利用宾于王”的理想的时候,父亲突然病死任上。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对骆宾王来说,无异于猛雷轰顶,使他于悲伤之中,又惊愕得不知所措。因为这时他年仅十七八岁,还缺乏处世经验和应变能力。幸好骆履元为官清正,做人刚直,很受当地父老乡绅的拥戴。加上和附近州县官佐的关系也很好,所以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孤儿寡母料理丧事。按照丧制,骆宾王停学守孝。待到三年服满,家计已十分艰难。其时兖州瑕丘县的韦明府(唐时称县令为明府),是骆履元生前挚友。为了周济骆宾王一家数口的生活,就把他们母子接到瑕居居住。一边资助日常的生活费用,一边帮助骆宾王做好上京赴考的一切准备。 当时上京考试,必须经地方举送。举送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学馆”选送,称为“生徒”;二是由州、县考送,称作“乡贡”。骆宾王父殁守孝,已经离开博昌学馆,现在又移居瑕居,所以只能以“乡贡”的资格入京考试。当时“乡贡”的名额,规定很严,一个州只有二三名。幸亏骆宾王在齐鲁已颇有名望,加上父亲一些朋友的关照,他在州、县竞选中顺利地过了关。于是怀着鹏飞龙腾的渴望,他辞别母亲,奔赴长安。满望春闹一搏,扬名大下,然后济世用时,建立功业。然而事情并没有如他想象的那么顺利发展,命运之神给予他的却是接二连三的波折。从此他一直在一条坎坷不平,而且又是荆棘丛生的人生小路上艰难奔波,直到生命的尽头! 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四杰”齐名,原是诗文并称的。他们的骈文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之中,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风,有着明显的不同。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便是最能代表这种时代新风、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二句,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据说武后读到了这两句,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书》本传)足见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才能,连敌对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之折服。 《骆宾王集》,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本,其书已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事迹见新、旧《唐书》。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原文,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翻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赏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阅读答案,出自骆宾王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升阳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canjinzhiji.com/AJnx9V/M2vHFqF.html